琉璃的宝石 02

琉璃对即将进行的寻石之旅充满期待,手里挥舞着锤子,梦想着能轻易发现各种美丽的石头。她们意外地stumbleupon了一个“试掘坑”,凪姐解释说这是前辈们为评估矿山潜力而开凿的人工坑洞,当地人曾误以为这里蕴藏黄金。尽管凪姐指出过去的挖掘只是试探,并且不确定是否真的为了黄金,琉璃仍旧对找到真正的黄金充满热情。她迫不及待地挥舞着锤子,终于敲出了一块闪烁着金光的石头,欣喜若狂地以为是黄金,但凪姐很快指出这只是“黄铁矿”。

凪姐耐心解释黄铁矿是由铁和硫磺组成的矿物,为了证明其并非真金,她用研磨的方式展示了黄铁矿的黑色条痕,与真金的金色条痕截然不同。琉璃对此感到十分不满,觉得被“愚弄”了,尤其在闻到黄铁矿的铁锈味后,她为自己“每天三顿蛋糕畅享”的梦想破灭而感到失望。她质疑黄铁矿的价值,但凪姐强调,尽管黄铁矿作为一种常见矿物,在金钱上的价值不高,但其独特的晶体形态本身就具有重要的美学和科学意义。她还指出,找到超出常规的黄铁矿晶体(例如,在该地常见的骰子型之外发现的十二面体),其意义远超金钱价值,因为这可能颠覆现有地质理论,改写人类对该区域地质形成过程的认知。琉璃起初觉得这种“改写世界”的说法有些平淡,但随后被凪姐对于超越金钱价值的自然奥秘所感染,开始兴奋地收集各种形状独特的黄铁矿晶体,并特意挑选了一块特别的送给凪姐。作为回礼,凪姐承诺下次带琉璃去寻找她真正渴望的矿物——黄金。

她们随后前往河边淘金。然而,突如其来的大雨打乱了她们的计划,琉璃为此忧心忡忡,担心河里的砂金会被冲走。凪姐却解释说,大雨非但不会冲走黄金,反而会把上游山脉中更多的砂金冲刷到下游,使得淘金的效率更高。她们在河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壶穴”,这是水流侵蚀岩石形成的天然深洞。凪姐解释说,由于黄金比重极大,这些壶穴就像天然的“存钱罐”,能高效地聚集并保存砂金。为了不让其他淘金者捷足先登,琉璃不顾冰冷的河水,亲自下水在壶穴中挖掘。最终,她们成功淘到了六十八粒砂金。琉璃对数量感到有些失望,并提议将它们熔合,但凪姐再次强调,这些未经加工的砂金,其自然的形态和发现的经历,比熔铸成块更具价值。凪姐进一步阐明,大自然中的各种无形联系至关重要,正是这些看似随机的天象,揭示了黄金的埋藏之处。她鼓励琉璃保持这份探索未知的心态,因为自然界还有无数奥秘等待发现。在离开前,凪姐让琉璃亲手从壶穴底部捞取最后一捧砂金,再次强调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她还向琉璃讲解了巨大砂金的形成过程,它们并非一次性形成,而是经历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年,在地壳运动、风化侵蚀和泥沙压力下,反复脱落、沉积、挤压粘连,最终才得以巨大化。琉璃为此感到震撼,对这些历经漫长岁月形成的砂金充满了敬意。当凪姐提到这些巨大砂金作为标本出售价值不菲时,琉璃坚定地表示,她绝对不会放手,这些承载着时间与自然奇迹的珍宝,对她来说是无价之宝。

在一次寻找矿石的过程中,琉璃偶然发现了一块与该矿脉常见的骰子状不同的黄铁矿晶体。凪姐对此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这是她首次在此地见到五角十二面体的黄铁矿,这预示着这块晶体的形成环境可能远超她们的预期。琉璃最初仍将注意力放在这块稀有晶体的潜在金钱价值上,但凪姐却强调,仅仅是在一个不应出现这种形态晶体的地方发现它,就已具备了重大的科学意义,足以挑战并可能颠覆现有的地质学常识和理论。她进一步解释说,这种“额外价值”并非能用金钱来衡量,而是具备着“改写世界”的知识性价值。琉璃起初觉得凪姐的这番解释听起来“平淡无奇”,但凪姐随即阐明,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改变,也能让像她们这样普通人,因为一块小小的石头,体验到直接改写人类已知世界的激动与兴奋。她总结道,过分执着于数字化的金钱评价会使人的视野变得狭隘,而这块黄铁矿蕴含着一种超越金钱、令人着迷的力量和深远价值。

凪姐应允了琉璃希望淘金的请求,带着她来到河边。琉璃首次亲手从河沙中淘出几粒闪闪发光的砂金,这意想不到的发现让她兴奋不已。然而,好景不长,电视新闻随即报道了即将到来的暴雨和河流水位上涨的预警,这让琉璃非常担心,生怕辛苦淘到的和河里尚存的砂金会被洪水冲走。

几天后,当她们再次来到河边时,洪水已退,但河道的地形发生了显著变化,原本的地方出现了新的巨石和漂流木,更让琉璃对黄金的流失感到焦虑。然而,凪姐却解释说,暴雨并非坏事,反而是一个淘金的绝佳时机。她指出,强大的水流能将上游山脉中蕴藏的砂金冲刷下来,补充到下游的速度远超流失,使得这条河道成为一个未经充分开发的“宝藏之地”,甚至有可能发现天然金块。

在河边,琉璃意外发现了一个被洪水冲刷出来的巨大天然洞穴——壶穴。凪姐兴奋地解释说,这种深邃而独特的壶穴,其聚金能力远超植物根部,就像一个天然的“黄金储蓄罐”,能够有效截留并累积冲刷下来的砂金。考虑到周围已经有其他淘金者出现,担心这块未被发现的宝藏会被捷足先登,她们决定立即利用手头有限的工具进行挖掘。琉璃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勇敢地进行挖掘,最终成功淘得了六十八粒砂金。

这次经历让她们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馈赠与循环。凪姐进一步阐述,正是过去和现在的大雨,将山中含金的沙土带到此处,并揭示了这些宝藏的埋藏地。她强调,察觉到这种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无形连接至关重要,因为新的连接总能带来新的发现,而大自然中还有太多未知等待探索。琉璃也表示,她渴望亲眼去发现和探索更多。在即将离开之际,琉璃决定再次潜入水中,亲手捞取壶穴底部剩余的砂金,坚持要亲身验证。

凪姐还向琉璃讲述了巨大、奇特形状砂金的形成过程,它们并非一次性生成,而是经历了数百万年甚至千万年漫长岁月。砂金随地壳运动被带上山,经过风化侵蚀从岩层中脱落,再随河流冲刷而下,又被泥沙压力挤压结合,如此反复循环,最终才形成了这些巨大的金块。面对这凝聚了千万年时光的珍宝,琉璃坚定地表示,这样的东西绝不能出售,因为它拥有金钱无法衡量的独特价值。

琉璃惊讶于她们辛苦淘到的砂金数量竟然不多,提出将它们熔合以增加体量,但凪姐认为这样做就失去了砂金原本的意义。凪姐解释说,砂金的存量与自然界的天象变化紧密相关,过去和最近的大雨都扮演了关键角色,它们将山中的含金沙土冲刷至河床深处重新掩埋,又在特定时刻使其重见天日,这体现了自然界中“无形的连结”。凪姐鼓励琉璃不应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发现,而要保持持续探索的精神,才能在面对大自然时收获更多。琉璃对砂金数量受天象影响的说法感到十分奇妙。凪姐进一步阐释道,那些形态巨大且奇异的砂金,是地壳运动、风化侵蚀、河水冲刷以及泥沙压力反复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耗时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年才最终形成。琉璃听后感慨这些砂金经历了漫长的等待才得以呈现在她们面前。尽管凪姐提到这种形状特殊的砂金作为珍贵的标本出售会非常有价值,琉璃却坚定地表示绝不会出售,而是选择将这份独特的发现作为无价之宝珍藏起来。